31省份2022年GDP数据出炉,河南增速居经济大省第2位 2021全国31省份GDP

随着吉林和河北于1月25日经济数据的公布,全国31个省份的数据已全部出炉。其中,湖北是超过预期目标最多的一个省份,其2021年的GDP完成率比目标值高出2.9%。其次是江苏和北京,分别高出2.6%和2.5%。而西藏2021年的GDP完成率与目标值相差最大,下降2%。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1年,国内GDP达到1143670亿元,比上年增长8.1%。

1月21日,河南省统计局消息,经国家统计局统一核算,2022年全省GDP初步核算数为61345.05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同期增长3.1%。

大河财立方记者梳理了解到,31省份2022年全年GDP数据出炉,其中,福建、江西、湖南等16地增速跑赢“全国线”。河南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0.1个百分点,扭转了自2020年以来连续两年低于全国的局面,居全国第15位和经济大省第2位。

河南GDP同比增长3.1%

居经济大省第2位

根据河南省统计局通报,经国家统计局统一核算,2022年全省GDP初步核算数为61345.05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同期增长3.1%。

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5817.78亿元,增长4.8%,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15.2%,拉动GDP增长0.5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加值25465.04亿元,增长4.1%,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52.4%,拉动GDP增长1.6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30062.23亿元,增长2.0%,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32.4%,拉动GDP增长1.0个百分点。三次产业结构为9.5∶41.5∶49.0。

河南省统计局对2022年河南省经济形势分析显示,2022年,全省顶压前行、难中求成,经济运行总体延续恢复向好的发展态势,主要指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坚决扛稳“经济大省要勇挑大梁”的政治责任,为稳住全国经济大盘作出了积极贡献。根据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全年全省地区生产总值(GDP)突破6万亿,达61345.05亿元,同比增长3.1%,高于全国平均水平0.1个百分点,扭转了自2020年以来连续两年低于全国的局面,居全国第15位和经济大省(指经济总量前6位的省份)第2位,比2021年分别前移12位和4位;全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分别增长5.1%、6.7%、0.1%,分别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5、1.6、0.3个百分点,增速分别居全国第16、13、12位,分别比2021年前移11、10、13位,在经济大省中分别居第1、2、3位,分别比2021年前移5、4、3位,充分发挥了稳定全国经济大盘的关键支撑作用,扛牢了经济大省为全国经济多做贡献的责任担当。

河南创新投入显著增强

全省全部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为31.9%

河南2022年经济发展亮点频频:创新投入显著增强。全年全省一般公共预算支出中的科学技术支出增长24.9%,高于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增速16.1个百分点;1-11月,规模以上服务业中的研究和试验发展业营业收入增长11.8%,高于规模以上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速12.7个百分点。全年全省工业技改投资增长34.4%,高于全部投资增速27.7个百分点。新产业新产品增势良好。全年全省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2.3%、8.0%,增速分别高于规模以上工业7.2、2.9个百分点;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增长32.2%,高于工业投资增速6.8个百分点。卫星导航定位接收机、液晶显示屏等产品产量均保持了较快增速,分别增长5.9倍、25.4%。产业结构不断优化。聚焦优势特色领域布局产业集群,推动产业结构持续升级。全年全省全部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31.9%,同比提高0.7个百分点;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分别为25.9%、12.9%,同比分别提高1.9、0.9个百分点。需求结构继续改善。工业投资始终保持快速增长态势,全年增长25.4%,高于全部投资增速18.7个百分点,工业投资占全省投资的35.8%,同比提高5.3个百分点。

河南省委咨询组研究员、河南省社科院原院长张占仓认为,通过两年探索,河南在投资方面建立了很好的机制,通过每个季度“三个一批”活动,签约一批新项目,投产一批新项目,开工一批新项目,推动了投资较快增长。投资较快增长也促进了就业水平的稳定提升,对于为全社会解决就业问题具有直接的贡献。

在北京师范大学政府管理研究院副院长、产业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宋向清看来,近年来河南经济的发展与“十大战略”密不可分,尤其是把创新驱动、科教兴省、人才强省战略摆在“十大战略”首位,打造国家创新高地和全国重要人才中心,这是着眼长远的一盘大棋。宋向清表示,创新驱动是抢占科技和经济发展制高点的基石。2021年以来,河南加快搭建一流创新平台,短短一年多时间,河南省实验室总数已达10家,在种业创新、新能源、食品、生物医学等领域纷纷注入创新发展的强心剂。

31省份2022年全年GDP数据出炉

16个省份增速跑赢“全国线”

除了河南省,记者梳理了解到,其他省份2022年全年GDP数据已出炉。

从GDP总量看,广东、江苏、山东三省依然稳居排行榜前三,2022年GDP依次为129118.58亿元、122875.6亿元和87435亿元。浙江、河南、四川、湖北、福建、湖南紧随其后,排名与2021年同期相比未发生变化。2022年GDP依次为77715亿元、61345.05亿元、56749.8亿元、53734.92亿元、53109.85亿元、48670.37亿元。

从增速看,2022年,吉林、上海两地GDP未能实现正增长,分别下降1.9%和0.2%,其余省份均实现正增长。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初步核算,2022全年我国GDP为1210207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3.0%。

记者梳理了解到,对比上述数据,16个省份GDP增速跑赢“全国线”,分别是福建、江西、湖南、甘肃、山西、湖北、陕西、云南、内蒙古、宁夏、山东、河北、安徽、新疆、浙江、河南。GDP增速在4%及以上的有10地,其中,福建、江西以4.7%的增速并列第一。

国家统计局工业统计司副司长江源表示,2022年,面对世界变局加快演变、新冠疫情冲击等多重考验,各地区各部门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加大宏观调控力度应对超预期因素冲击,全年工业生产总体稳定,新动能继续成长,为保持经济社会大局稳定提供了坚实保障。2022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生产保持稳定恢复态势,增加值较上年增长3.6%。

国家统计局国民经济核算司司长赵同录表示,我国新动能新业态发展活跃,重点领域投资力度加大,高端制造业取得新突破。2022年,高技术制造业和高技术服务业投资分别比上年增长22.2%和12.1%,分别高于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增速17.1和7.0个百分点,有力推动高技术产业转型升级。

31省份公布2023年GDP目标

海南“居首”定9.5%左右

回望2022年,展望2023年。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近期,随着各地省两会闭幕,2023年主要预期目标陆续揭晓。从各地政府工作报告来看,稳增长、扩内需、强信心成为关键词。

从2023年GDP增速目标看,31省份的数值范围在4%至9.5%,其中,最高的是海南省,定在9.5%左右,最低的是4%左右,其他省份该数值多集中在5%至6.5%,29个省份把今年经济增长预期目标定为5%左右及以上。

具体来看,海南提出2023年地区生产总值预期增长目标为9.5%左右。西藏定为8%左右,江西、新疆均为7%左右,安徽、湖北、湖南、宁夏为6.5%左右,重庆为6%以上。9个省份目标增速为6%左右,分别是河北、山西、吉林、黑龙江、福建、四川、贵州、云南、内蒙古。河南、甘肃为6%,上海为5.5%以上,广西、陕西为5.5%左右,辽宁、浙江、山东、广东为5%以上,江苏、青海为5%左右。此外,北京2023年预期增长目标为4.5%以上,天津为4%左右。

此前,华夏新供给经济学研究院创始院长贾康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指出,2023年引导性增长目标可设6%或者6%以上。

梳理各地公开的2023年重点工作安排可以看到,投资、消费成为关键词,这与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着力扩大国内需求”“要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等要求一致。

其中,广东提出,要着力扩大国内需求。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增强消费信心、优化消费环境。支持住房改善、新能源汽车、绿色智能家电等大宗消费,加大餐饮、文旅、养老、育幼等服务消费促进力度,加快培育新型消费,发展免税经济、首店经济、共享经济、低空经济。推进广州、深圳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和6个区域消费中心城市建设,培育一批国内外品牌消费集聚区,开展县域商业建设行动。

河南提出,要加快提振市场信心。全面促进消费增长。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调整妨碍消费的限制性措施,改善消费条件,创新消费场景。落实好提振市场信心90条措施。全面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深入推进“万人助万企”,推动减税降费等助企纾困政策直达快享。鼓励金融机构更好服务实体经济,加大对小微企业、科技创新、绿色发展等领域支持力度。

本文链接:https://www.dzdvip.com/43397.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均来源于互联网。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395045033@qq.com,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年1月26日 23:04
下一篇 2023年1月27日 17:51

相关推荐

  • 僵尸蜗牛会不会咬人(僵尸蜗牛会感染人吗)

    “僵尸蜗牛一般不会咬人。僵尸蜗牛指的是被彩蚴吸虫寄生的琥珀螺蜗牛,虽然被一种名为双盘吸虫的寄生虫所控制了,但它其实也还是蜗牛,牙齿虽多但小,不足以对人造成伤害。” 蜗牛是我们生活中很常见的动物,早晨的菜园里、树叶上、灌木丛中,甚至是屋内的花叶上都有蜗牛的身影。蜗牛是繁殖最块的动物,每只蜗牛每年可产卵6~7次,每次平均可产卵200粒。体重在35克的种蜗牛每次可产卵120粒,体重在40~50克的蜗牛,每次可产卵150~180粒;体重在60~100克的蜗牛每次可产卵300~400粒。 今天我们就来说一说被控制的蜗牛——僵尸蜗牛。 僵尸蜗牛指的是被彩蚴吸虫属寄生虫(Leucochloridium paradoxum)寄生的琥珀螺蜗牛(Succinea putris)。 中文学名僵尸蜗牛 拉丁学名sdpynnufekl 别称丧尸蜗牛 界动物界 门软体动物门 纲腹足纲 亚纲肺螺亚纲 目柄眼目 科琥珀螺科 属琥珀螺属 双盘吸虫的寄生方式极为残忍,而且是一个无限循环的过程。首先,双盘吸虫的虫卵会在蜗牛的体内孵化,并借着蜗牛身体的养分不断的成长。然后,在双盘吸虫长大之后,它们会控制蜗牛的行动成为僵尸蜗牛,并使得蜗牛的触角不断的蠕动来吸引觅食的鸟类的注意,使得蜗牛被吃掉。最后,双盘吸虫会在鸟内的内脏中繁殖,产下虫卵,虫卵会随着鸟类的粪便排出,而粪便又会被蜗牛给吃掉,从此开始了一个残忍无解的生命循环。 在蜗牛体内双盘吸虫开始从虫卵变成“孢子被”,这种状态看起来就像是一束发白的组织,主要位于蜗牛的肝脏内。接下来,双盘吸虫又长成瘤状物。它们没有嘴,只需要吸收蜗牛辛苦摄取的营养物质。有了从蜗牛那里摄取的营养和能量,双盘吸虫开始通过蜗牛的身体向外伸出分支,进入蜗牛的眼柄(也称触角)中。在蜗牛眼柄中,双盘吸虫形成完整的孵化囊,其中盛满了幼虫,这些幼虫最终成熟并完成跳动动作。 僵尸蜗牛是不会自然死亡的,只要双盘吸虫成长到一定程度,就会去让蜗牛自杀。然后形成一个又一个轮回。 这对蜗牛来说是最可怕的,也是最悲哀的事。 好了,今天的文章就到这,如果还想看更奇妙,更特别的动物,那就关注 我是王夫子 吧!我们下期再见

    2022年5月2日
    245
  • 用户分层、用户分群、用户价值之间的关系

    如何区别用户分群和用户分层?可以确定的是,二者的最终目的都是推动用户运营精细化,提高用户留存与转化。本篇文章里,作者就用户分层、用户分群与用户价值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总结,让我们一起来看一下。 一、用户分层和用户分群的区别 用户分层指根据用户的某一特性划分层次,不同层次具有不同的性质和特征,既有共同的规律,又各有特殊规律。其中要特别强调一下这个层指的是层次,是一个等级秩序。 用户分群指用户具有某种相同特性或者有某种关系而组成的一个共同群体,这里面没有等级之分。 用户分层和用户分群并不是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交叉关系。分群分层时如果有评价的动作就是分层,如果不具备评价的动作就是分群,分群是属性,分层是属性+评价。 例如,古代社会是分等级的,通常包括皇亲国戚阶层、士大夫阶层、农民阶层、商人阶层等,这个阶层中是有等级秩序的,这就是用户分层。 假设士大夫阶层中有改革派和创新派两个政治派别,这两个派别就是两个群体,这就是用户分群。 士大夫阶层的政治群体是隶属于士大夫阶层的,但是如果皇亲国戚和商人也有人卷入了改革派和创新派的斗争中,那改革派和创新派这两个群体就实现了阶层的跨越,这时候群体内是包含阶层的。 案例分析: 分析用户的付费情况是非常常见的运营动作,这个动作可以从分层和分群两个方向着手。 分层方向,所有用户可按消费金额分高、中、低三层,然后分析每层用户中的特殊群体。 分群方向,所有用户分成男、女用户两个群体,然后这两个用户群体中可以按照用户消费金额划分出高、中、低三个层次。 无论从哪个角度入手,所要达到的目的都是一致的,都是要通过细分用户来制定更精准的运营策略。 二、用户价值是用户分层的唯一指标和目的 用户分层和分群的目的是给用户提供个性化的服务,进而提升用户对公司的价值。 用户分群的参考指标主要有两大类,分别是用户属性,包括年龄、地域、学历、性别等和用户行为属性,包括付费用户、非付费用户、绑卡用户、未绑卡用户等。 用户分层的参考指标只有一个,就是用户价值。常用的金字塔模型和RFM模型等都是依据用户价值的高低进行分层的。用户价值指标具有变化性和多样性两个特点。 1. 用户价值指标的变化性 产品生命周期主要分为四个阶段,不同的阶段衡量用户价值的指标和侧重点是不一样的,如图2-16所示,产品生命周期。 2. 用户价值衡量指标量的变化 在产品推出的初期,用户价…

    2021年8月4日
    109
  • 荨麻疹图片和症状(荨麻疹快速消退方法)

    荨麻疹俗称风疹块。是由于皮肤、黏膜小血管扩张及渗透性增加而出现的一种局限性水肿反应。临床表现为大小不等的风团伴瘙痒。本病病因分为外源性与内源性。临床表现及分类,荨麻瘆临床表现为风团,其发作形式多样,多伴有瘙痒,少数患者可合并血管性水肿。 荨麻疹快速消退方法 得了荨麻疹皮肤瘙痒难耐,越挠越痒,到了晚上都睡不着,痒醒了继续挠! “我必须把它挠破了才感觉真的止痒了,就算是疼也比痒舒服!” “我现在的脾气大,都是跟荨麻疹有关,痒得我发燥,受不了!” “只要一犯荨麻疹,恨不得把皮肤挠烂”。 “我一共得三次荨麻疹,第一次奇痒无比,还有急性的,去医院输液一次,第二次腰上痒,第三次感冒后荨麻疹反反复复的长,烦死了”…… 皮肤瘙痒发作时,像虫子爬蚂蚁跑一样,还有烧灼感,让人烦得不得了。如果你也被荨麻疹折磨,试下这5个方法快速止痒吧! 1、冷敷止痒 这个方法是5个方法里最简单,快速的止痒方法,毛巾浸在冷水里,或者用冰块放在毛巾里,放在皮肤瘙痒的位置,能够达到快速止痒的效果。注意,寒性荨麻疹不建议用此法。   2、不超过40度温水泡脚 中医说的是“引火下行”,,40度以下的温水,泡脚20分钟,如果脚上皮肤有破损,或者是遇热荨麻疹更加严重的,不建议使用此法。 3、抹身体乳 涂抹身体乳能缓解瘙痒感,可以让皮肤快速补充水分。 4、涂炉甘石洗剂 很多人都知道,炉甘石洗剂能够非常快速缓解皮肤炎症,要记得用之前冷藏效果最好。炉甘石洗剂涂在皮肤的搔痒处,能够有效止痒。切记,皮肤破损处不可以涂炉甘石洗剂。   5、口服抗组胺药物 荨麻疹瘙痒难耐时,可口服半片或者是一片西替利嗪、氯雷他定的抗组胺药物缓解症状。切记,不可长期服用,避免形成依赖性。 不过,以上5种方法可达到止痒的效果,但仅仅是缓解症状,并未达到“去根”的效果。建议大家及时到正规医院就诊,辨证治疗,一人一方,在中医上,荨麻疹是可以治愈的。

    2023年1月1日
    100
  • 比亚迪宋油电混合2022款SUV(比亚迪宋油电混合2022款suv价格及参数)

    2022款比亚迪-宋MAX DM-i车型于3月12日正式上市,共推出5款车型,售价区间为14.58-17.28万元。下面我就为大家分析分析,究竟哪一款最值得入手。 动力方面,配备一套由1.5L发动机与电动机组成的插电混动系统,发动机最大功率为110马力,最大扭矩为135N·m。并分别推出NEDC纯电续航里程为51KM/105KM两种纯电续航版本,满油满电情况下综合续航长达1090km。其中,纯电动续航里程为51KM的版本NEDC工况下百公里亏电油耗为4.4L,而纯电动续航里程为105KM的版本则为4.5L,日常出行所用的油费每公里不到0.4元。两种不同续航版本的车型均配备DM-i超级混动专用功率型刀片电池。官方公布其0-100km/h的加速时间为7.9秒(105KM版)、8.5秒(51KM版)。 另外105KM版本还支持快充,电量从30%充到80%仅需30分钟,如果家里有充电桩的话,日常通勤可以纯电出行。 外观方面,2022款比亚迪宋MAX DM-i采用了“Dragon Face”的家族式设计语言进行打造,造型凌厉的头灯灯组内部采用了并列式光源布局,点亮后拥有较高的辨识度。 来到车侧,新车采用了比较常见的双腰线设计,悬浮式车顶能够为车辆带来较强的时尚感。车身尺寸方面,长宽高分别为4710/1810/1690mm(尊贵型和行政版高度为1880mm),轴距为2785mm。车尾部分,尾灯灯组之间配有贯穿式镀铬饰条,并且在灯腔部的设计也和头灯形成了呼应,点亮后的辨识度较高。 值得一说的是,51KM/105KM两种纯电续航版本的高配车型都有扩展头部空间的升舱顶,头部空间更大、更宽敞。 内饰采用专属的“可可棕”配色方案,同时还采用比亚迪最新的设计风格,科技感十分突出的同时,不乏精致感和档次感。 中低配车型搭载12.8英寸自适应旋转悬浮Pad,行政版车型尺寸为15.6英寸,这块屏幕采用了超窄边框,屏占比高达83%,有着细腻的显示效果与十分流畅的操作体验。搭载最新的DiLink 4.0(4G)智能网联系统,集成度高、功能丰富、扩展能力强大、简单易用等都是这套多媒体系统的亮点。配备了语音识别控制、OTA远程升级等功能,同时还支持App远程监控,可实现车门解闭锁、空调开启/关闭、寻车(闪灯鸣笛)、车窗关闭等功能,而手机NFC车钥匙和蓝牙钥匙的加入则可以让车主在云端直接解锁车辆。 全系配…

    2022年7月14日
    135
  • 新冠病毒有办法解决吗 为啥新冠病毒这么难防治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可以治愈。从目前国家官网发布的数据来看,截止2020年2月19日,全国一共治愈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人数已经达到了14600例。但是目前并没有特效的抗病毒药物,所以对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治疗仍然以对症治疗和支持治疗为主。比如可以通过退热药物改善患者高热的症状,可以通过止咳化痰的药物改善咳嗽、咳痰的症状。 对于重症患者可以采用血浆疗法或呼吸机辅助通气等治疗方法,改善患者的症状。 1.这并不是这次变异体才发现的,这是我们两年多以前就发现的。2020年发表在PNAS的一项研究就认为 COVID-19的大部分病例,可能归咎潜伏期感染者和无症状感染者相结合的无声传播(silent transmission)。目前认为,大多数新冠传播发生在病程早期,通常在症状出现前的1~2天和出现后的2~3天。 2.具有传播力的要求是能大量排出活病毒,检测出阳性的要求是在样本中有足够的病毒核酸,这两个要求本身是有区别的,而后者受到人为因素的影响大得多。即便感染者已经排出活病毒,检测也不一定呈阳性结果,混检(10:1或者更高)、采样部位(鼻咽拭子还是口咽拭子)、采样人员的采样规范性等都会影响到核酸准确度(C微博正文)。 3.港大前段时间也发过一个研究,分析了Omicron期间大厦强检(compulsory testing notice,CTN)的有效率。研究发现一旦出现广泛的社区传播(比如每天数百例),CTN只能发现其中少数的感染者,香港Omicron疫情期间只有13%的感染者是通过CTN发现的。尤其由于新冠病毒的特性,大多数感染者的病毒脱落时间(有传播能力)只有几天,但是PCR阳性会持续更长时间,通过CTN找到的一些阳性病例已经不具备传染性(或者传染性很低)。 4.所以简单来说,「先传播后出阳」并不是最近才出现的。检测的终极目的是将所有具有传染性的人及时找出来,但这是个颇具挑战性的难题,只能通过检测方式的不断改进或者不同检测方式的组合提高准确度。 相比于过去的原始毒株和VOC,现在各种Omicron变异体的潜伏期更短、免疫逃逸能力更强,秋冬季本身也是传统各种呼吸道传染病增多的时候,这些都是我们面临的严峻挑战。 但是病毒并不会突然出现逆天的特性,大家不必过于恐。

    2022年10月30日
    57
  • 抖音躺平是什么梗?出自于哪里?

    躺平是一种人生态度,“我想躺平了”,意思就是不想奋斗了,不想工作了,只想吃吃喝喝、睡大觉、玩手机。

    2021年5月28日
    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