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头米,又叫芡实,是睡莲科芡属植物的种子,广泛生长于南北各地的湖泊和池塘中,大家只知道鸡头米有好处,却不一定知道鸡头米有哪些好处,又有哪些人是不能吃鸡头米的。
鸡头米
中医用芡实也就是鸡头米,最早记载于《神农本草经》,认为其“补中,益精,强志。久服令人耳目聪慧,轻身不老”,并将芡实封为上品。而《本草纲目》记载芡实能“补脾固肾,涩精止遗”。总结起来,芡实性味甘、平、涩,归脾、肾经。功效:补脾止泻,益肾固精,祛湿止带。用于脾虚久泻,湿浊带下,梦精遗精,遗尿尿频等。

睡莲上采米
而现代药理研究显示,芡实主要含有淀粉、蛋白质、脂肪及多种维生素成分,具有抗氧化、降血糖、镇痛、保护肾功能、抗血栓等作用。
文献引用杨晓曦,张庆林等发表在《国际药学研究杂志》的文章《中药芡实的研究进展》中原文:“芡实富含氨基酸、脂肪酸和多种微量元素,具有抗氧化、清除自由基、降血糖、抗心肌缺血、降低尿蛋白、抑菌和防治胃黏膜损伤等药理活性”。【1】

文献引用
芡实和莲子的组合还广泛用于中药方剂当中,广为人知的有《医方集解》所载的金锁固精丸,有固精涩精作用,用于治疗遗精、早泄、慢性腹泻等。
即将到白露节气了,这是秋意开始的节气,仲秋恬静的氛围开始弥漫。长夏的闷热退去,天气渐渐转凉,温度到了最宜人的时候,这段时间易感到干燥烦闷,喝些祛湿润燥的甜汤是非常有必要的。

说起甜汤,最近大量上市的鸡头米是首要的选择。鸡头米又名芡实,它是水生食物,和莲藕、菱角等其他食材一起被称为“水下八仙”。它不仅口感好吃,还是非常传统的中药材和天然补品。有一定的益肾固精、补脾止泻、祛湿止带的功效,这些都是《神农本草经》《中国药典》中有记载到的,因此鸡头米也被人们冠上“水中人参”和“水中桂圆”的美誉。

食材清单:红薯3个、鸡头米100克、冰糖30克、干桂花适量
1、红薯3个,先去皮,再切成滚刀块儿。秋天就是吃红薯的季节,这里最好是选择蜜薯,吃起来口感会更好。像白薯除了颜色不好看以外,也不够甜,不适合用来煮糖水,而是适合用来做红薯粉,出粉率高。

2、起锅烧水,冷水下入红薯,再来一小把冰糖一起煮。白冰糖和黄冰糖其实都可以,如果家里有黄冰糖那就别用白冰糖。

3、先把红薯和冰糖煮开,然后转中小火继续煮20分钟。把红薯煮软煮熟,用筷子能轻轻插透就熟了。红薯是不容易熟的,所以我们要提前煮,这样才能保证鸡头米的口感。

4、这时候我们准备100克鸡头米,加水清洗干净。我们这边是市场上是没有卖的,我在网上直接买的新鲜的,拿到后放冰箱冷冻保存,吃的时候用水泡一会儿就解冻了,颗颗分明的,直接煮就行。

5、然后把鸡头米倒入红薯里面,大火煮1分钟就可以了。鸡头米是非常容易熟的,一般都是最后放进去,时间不能太长,不超过1分钟最好,吃起来口感才好吃。

6、关火后再撒点干桂花增香,没有也可以不放。

盛出来装入小碗里,好喝的糖水就做好了。

红薯香甜软绵,鸡头米新鲜劲道,还有干桂花的清香,真的是太好喝了。而且做法又简单,完全是零难度,想喝了随时都能煮。秋衣渐浓,来上这样一碗甜汤,岂不是比奶茶美滋滋多了,好喝又健康,喜欢的记得赶紧试一试哦,错过了这个季节,又要等一年了哦!

蓉儿小贴士:
1、红薯是不太容易熟的,所以我们要先煮,等到完全煮熟后,再放鸡头米。
2、鸡头米是特别容易熟的,不能过早地放进去煮,也不能煮太久,40秒到1分钟就够了,不要超过1分钟是最好的。
3、鸡头米并不是每个地方都有的,市场上没有买的可以从网上买,但切忌买回来后保存要放冰箱冷冻,吃的时候加水化开后直接煮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