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中讲了,倪光南院士选择“技工贸”,柳选择的是“贸工技”。最终柳传志打败倪光南,联想集团从此选择“贸工技”。
倪光南出局的原因是搞芯片太烧钱了,有人害怕,怕经不起折腾,因此有人提议选择从简单入手,先赚钱之后再搞研究芯片类。
从那时此,柳传志开启了他开挂的人生,他的人生因联想而步入巅峰,像马云、雷军等中国在商界顶尖人物都尊称他一声:大哥。
他也不讳言,他非常乐意听中国的民营企业家都喊他一声:大哥。
当然还有人推举他为泰山会长。
可见他鹊起的声名真的不是盖的。
但是,他忘记了他的承诺:贸工技,在1995年的时候,联想的营收入是67亿元,是华为当年的4.5倍,他也没搞在科技上的投入。
在当时看来,4.5倍的利润,华为以小弟的眼光仰视这位大哥。
在柳传志尝到商贸的甜头之后便彻底改变了一家中国科技企业的命运,开始作着贴牌生产,他牺牲了企业,却肥了自己。
有司马南报料称,柳传志鲸吞国有资产近30亿元,一个叫张捷的大侠士可以作证。
诚然以后,柳传志把生意打入到各行各业,如投资创建翼龙贷,投资如汉口银行,他的投入可谓遍地开花……。
总之把一家科技企业蜕变成一家搞金融垄断型企业。

真正的联想科技版成了副业,副业到什么程度呢?科技版的亏空还要金融版(司马南讲的普华永道为证)来填补。
这就是人们常说的:西方不亮东方亮。怪不得柳传志的年薪1.7之巨,还不算公司的股份分红,还不算其它公司的投资、分红等。
有网友直言他是中国首富。
当年那个景仰联想的华为呢?
2018年华为的营收入达到了7212亿元,相比2017年增长了近20%,这个增长速度比2017的15%是搞高的,这说明华为的业务在加速增长,按美元计算的话,这是华为首次年收入超过1000亿大关。净利润达到593亿元,相比2017年,增加了25.1%,增收大于收入的速度,说明盈利能力也在增加。
同样,从中国发家的联想控股,在3月28日也公布其2018年的业绩,其全年营收入为3589亿元,同比增加13%,净利润为43.62亿元,同比却大幅下降14%,这说明,其盈利出现下降。
从2018年的业绩来看,联想控股与华为的差距进一步拉大,华为的收入是联想的2倍有余,而净利润的差距则更大,大到了13倍之多。
在2017年的年报数据中,华为的研发投入是联想的10倍以上,2018年,华为的研发费用达到了1015亿元,相比2017年975亿元又有所增加。近10年时间里,华为的投入的研究费合计超过4800亿元。
2001年,华为的销售额超过联想,截至2018年12月22日,联想市值81亿元,而华为估值超过4000亿美元,二者差距接近50倍。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
师出同门,又是同时起家,人称南华为,北联想。联想在2001年之前,它的条件相对华为而言是优越的。一个国企,一个民企;一个背靠中科院,一个在市场孤独中拼命厮杀;一个手握重金,不思进取,一个群狼环伺,在艰难中匍匐攀爬……
柳大人很有钱,可有人在背后议论:要钱不要面!
柳总占联想多少股份呢?有人预言是3.4%。
任正非是多少?是1.4%。
柳总的股份接近任总的3倍。
任总他也不穷,但没有人在背后议论他什么,只有人在背后悄悄竖起大拇指。
联想输了,但柳传志赢了,可赢得不体面。然终究还是输了,不管他请这,请那为他著书立传,纸始终包不火,还是逃不脱后人对他的评说。
华为赢了,后人称这是一家了不起的公司,任总也赢,他赢在格局上,同样也赢了个精彩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