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可以治愈。从目前国家官网发布的数据来看,截止2020年2月19日,全国一共治愈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人数已经达到了14600例。但是目前并没有特效的抗病毒药物,所以对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治疗仍然以对症治疗和支持治疗为主。比如可以通过退热药物改善患者高热的症状,可以通过止咳化痰的药物改善咳嗽、咳痰的症状。 对于重症患者可以采用血浆疗法或呼吸机辅助通气等治疗方法,改善患者的症状。
1.这并不是这次变异体才发现的,这是我们两年多以前就发现的。2020年发表在PNAS的一项研究就认为
COVID-19的大部分病例,可能归咎潜伏期感染者和无症状感染者相结合的无声传播(silent transmission)。目前认为,大多数新冠传播发生在病程早期,通常在症状出现前的1~2天和出现后的2~3天。
2.具有传播力的要求是能大量排出活病毒,检测出阳性的要求是在样本中有足够的病毒核酸,这两个要求本身是有区别的,而后者受到人为因素的影响大得多。即便感染者已经排出活病毒,检测也不一定呈阳性结果,混检(10:1或者更高)、采样部位(鼻咽拭子还是口咽拭子)、采样人员的采样规范性等都会影响到核酸准确度(C微博正文)。
3.港大前段时间也发过一个研究,分析了Omicron期间大厦强检(compulsory testing notice,CTN)的有效率。研究发现一旦出现广泛的社区传播(比如每天数百例),CTN只能发现其中少数的感染者,香港Omicron疫情期间只有13%的感染者是通过CTN发现的。尤其由于新冠病毒的特性,大多数感染者的病毒脱落时间(有传播能力)只有几天,但是PCR阳性会持续更长时间,通过CTN找到的一些阳性病例已经不具备传染性(或者传染性很低)。
4.所以简单来说,「先传播后出阳」并不是最近才出现的。检测的终极目的是将所有具有传染性的人及时找出来,但这是个颇具挑战性的难题,只能通过检测方式的不断改进或者不同检测方式的组合提高准确度。
相比于过去的原始毒株和VOC,现在各种Omicron变异体的潜伏期更短、免疫逃逸能力更强,秋冬季本身也是传统各种呼吸道传染病增多的时候,这些都是我们面临的严峻挑战。
但是病毒并不会突然出现逆天的特性,大家不必过于恐。